测试平台:
处理器: 原生Intel 双核双线程1.86G处理器
主板:铭瑄 MS-D2500
显卡:原生Intel 3600系列GPU
内存:金士顿 DDR3 1333 2G*2
常见笔记本散热底座
本次物尽其用的主角就是常见的笔记本底座散热,除了可以针对笔记本进行散热之外,主板也是不错的选择喔。另外需要提到的就是,本次测试主要通过四种散热方案进行实测,其中使用笔记本底座更是采用正面双面进行测试,通过温度进行了解其散热效能。
简单处理电源线
通过简单的修过电源线,把另一头的USB线头剪断,更改成我们日常CPU使用的4PIN主板供电接口,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对USB接口的使用,还可以根据主板的温度,智能调速笔记本底座散热器的转速,当然也可以支持插在USB上使用。
方案一:包装底座法
相信很多采用“裸奔”大发的用户会经常将主板的包装垫在安装好的平台下面。那么究竟这种方法的散热效果如何呢?
最低碳的主板包装
满载10分钟,CPU两个核心分别为:52、53摄氏度
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被动散热器为48摄氏度
方案二:直接裸机法
直接裸机法
满载10分钟,CPU两个核心温度同样分别为:52、53摄氏度
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被动散热器为45摄氏度
裸机法的散热效果要比主板包装要好,原因可能是由于主板包装垫在下方,限制了热量的散发。
方案三:笔记本正面抽风散热法
笔记本的散热垫也是笔记本用户平日经常用到的。而笔记本的散热垫对于我们平台的散热能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呢?接下来,我们来实际测试一下正抽风及反抽风的效果哪个更好。
正面抽风散热法
满载10分钟,CPU核心温度分别为:47、48摄氏度
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被动散热器为40摄氏度
方案四:笔记本反面直吹散热法
反面直吹散热法
满载10分钟,CPU核心温度分别为:45、46摄氏度
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被动散热器为39摄氏度
成绩汇总:
包装底座法:CPU核心分别:52、53摄氏度,红外线检测散热器为:48摄氏度。
直接裸机法:CPU核心分别:摄氏度,52、53红外线检测散热器为:45摄氏度。
笔记本正面抽风散热法:CPU核心分别:48、49摄氏度,红外线检测散热器为:40摄氏度。
笔记本反面直吹散热法:CPU核心分别:45、46摄氏度,红外线检测散热器为:39摄氏度。
总结:
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到,即使笔记本使用的散热底座,针对电脑主机平台也能达到一定的散热效能,对于裸机平台的玩家有一定散热价值,因此就没有必要另购其他散热设备,竟省钱又可以物尽其用。另外我们看到其通过笔记本反面直吹散热法,通过自吹送风的方式,是散热效果当中最强效能的。